【走基层—高新区4】保定国家高新区概况
保定高新区坚持“产业聚集、创新驱动、突出特色”的发展思路,强化绿色发展、协作共赢、产城融合的发展理念,通过持续推进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营造创新生态体系,正在成为区域产业转型发展的孵化器和加速器、成为低碳绿色创新发展的示范区。
保定高新区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面积约60平方公里,辖两乡、一个街道,34个行政村、5个社区,总人口10万。截至目前,区内注册企业40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0家,已认定高新技术企业92家(全市占比40%),世界500强投资企业16家,挂牌上市公司17家。按照科技部火炬中心发布评价排名,2015年保定高新区在115个国家高新区中综合排名第25位;2016年在河北省5个国家高新区中,综合排名第二。
多年来,园区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在保定县市区中保持领先。2016年全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0亿元,同比增长5.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7.6亿元,同比增长10.4%;实现财政收入31.8亿元,同比增长15%;实现公共预算收入5.5亿元,同比增长13%;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28.7亿元,同比增长9.7%;实际利用外资1.81亿美元,总量全市头部。
形成新能源和智能电网设备制造为主导,新材料、电子信息、现代服务为补充的“一主多元”产业体系。重点打造的中国电谷品牌备受瞩目,聚集了英利、国电、四方三伊等龙头企业;获批“国家可再生能源产业化基地”、“新能源与智能电网装备创新型产业集群”等11个国家级基地称号。
中关村在京外设立的首个创新中心辐射作用日益显现,北大1898咖啡馆、天大技术转移中心、中国技术交易所保定分站等入驻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入驻企业达到94家,入驻率90%以上,其中50%为北京企业,成为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的重要平台;总面积23万平米的中关村创新中心基地已投入运营,北京百能汇通科技、中创燕园半导体等7家科技型企业正式入驻。
建成河北省首个地校共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拥有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6家院士工作站,6个国家级、15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与中科院、清华、北大、华电等科研院所、高校保持深度合作。
豆芽创客空间、汇博创客汇、3S创客公社等众创空间蓬勃兴起;园区孵化器面积超过300万平方米,构建起“创业苗圃-企业孵化-产业加速-专业园区”四级孵化体系。
近年来,保定高新区与航天科技、中铁集团、中国国电等多家央企展开了全面对接,与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等国内外行业组织建立起伙伴关系;充分展现了保定与京津优势互补、相互交融、合作共赢的良好态势。
版权声明:本文由保定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