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春光“加速跑”
保定迈卓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是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早期签约的企业之一,4200平方米的生产车间就位于惠阳路的保定·中关村创新基地。
4月27日10时,该公司总工程师孙保安戴着口罩从车间生产线上下来,手上还沾着机械油,见到记者头部句话:“不好意思,我先洗个手!”
成立于2009年的保定迈卓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致力于分子筛制氧机的研发和制造。自2月21日复工复产以来,该公司就开启了“追赶计划”,目的只有一个——力保订单如期交付。
“受疫情影响,许多国家年中才要交的订单,都提前了。我们上个月完成了837万元的销售额,同期超过了去年。现在车间正在生产的,是要发往以色列的5000台JAY-10W医用分子筛制氧机。”孙保安补充,“两名订货商目前就在公司住着,盯着我们赶进度。”
数字显示,该公司2017年销售额为5472万元,2018年为7349万元,2019年为8234万元——连续3年递增,每年的出口额占比均超过了75%。
在保定·中关村创新基地11号楼东单元,迈卓公司租赁的4200平方米的办公场地分布在3个楼层。2楼的存储仓库井然有序,拾级而上,3楼和4楼的装配车间,35名一线工人紧张忙碌。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保定上下展开了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加快复工复产新的攻坚战。对于迈卓这类医疗器械企业来说,某种程度上是一个机遇,正展现出强大的成长潜力。
随着国外疫情形势严峻,10L/分钟流量的医用分子筛制氧机的需求量也随之加大。孙保安解释:“订单增多,一方面源自11年来建立起的良好合作关系;另一方面,我们具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颁布的医疗器械注册证,欧盟CE认证以及36个主要国家的注册证,是国内为数不多能生产高流量制氧机的企业。”
今年,已经拥有7项专利的迈卓公司原本打算上3个新项目,因为订单供不应求,计划只能推后。此前,迈卓公司通过武汉销售渠道给武汉市肺科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协和京山医院和武汉市汉口医院捐赠大流量制氧机300余台。
采访的蕞后,记者问到当前面临的困难,孙保安提及蕞多的还是用工需求。“目前的情况是,不敢接订单。”他说,尽管每晚全员加班加点,还是无法满足需求。
版权声明:本文由保定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