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提升开发区能级助力高质量发展
到2020年,主营业务收入千亿元以上开发区达到3家以上,主营业务收入超200亿元开发区达到10家以上
本报讯(记者寇国莹)日前,保定市出台《关于推进开发区提升能级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平台的实施方案》,方案要求以保定高新区和涿州京南经济开发区为重点,打造开放发展、协同发展战略平台,增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高端项目的吸引力和承载力。到2020年,主营业务收入千亿元以上开发区达到3家以上,主营业务收入超200亿元开发区达到10家以上。
按照实施方案,开发区科技创新能力将得到明显提升。创新主体、创新平台大幅增加,科技成果加速转化,打造一批百亿元级企业、千亿元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促进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到2020年,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400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5%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以上;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以上。
对外开放水平将明显提升。吸引一批世界500强和跨国公司高端项目,承接一批重大项目。创建1个中外合作产业园(高碑店经济开发区的国际建筑节能产业园)和3个以上省际合作共建园(涞水经济开发区的北京公交智造产业园、保定经济开发区的深圳·中国安防与智能交通北方基地、保定工业园区的深圳高新园)。2018年到2020年,开发区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15%以上,外贸进出口年均增长10%以上。
对全市经济贡献率将明显提升。到2020年,全市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和税收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市比重达到55%以上,实际利用外资、外贸出口总额占全市比重达60%以上。
构建与雄安新区发展相配套的重要承接平台。按照打造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新引擎要求,打造与雄安新区融合发展、配套发展、错位发展的高水平制造业基地。以保定高新区、保定经开区、徐水经开区、高碑店经开区、定兴金台经开区、高阳经开区、清苑经开区、望都经开区、安国现代中医药产业园、蠡县经开区、博野经开区、顺平经开区、涞水经开区、满城经开区等14家开发区为重点,高标准制定产业规划,统筹布局生态、产业、交通和基础设施,实现规划协同、产业联动,提升高新高端项目承载能力,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建设与雄安新区协调发展的示范区。
构建承接京津产业和对接北京新机场的重要合作平台。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打造高标准、高质量对接平台,加强产业配套能力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定向精准承接京津产业和创新资源转移,把开发区建设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新的增长点。依托京津冀开发区创新发展联盟,促进产业合作和项目对接。深入实施产业、技术、产品、管理、组织结构和业态创新,采取产业链集群式承接转移、总部孵化基地、一区多园、整体托管、创新合作等形式,与京津共建一批产业园区、科技园区、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基地。按照合作共建、产业互动、协同发展原则,重点建设一批战略性标志性产业集聚和转移承接示范园区。
在临近北京新机场的区域,围绕临空经济区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和国家航空科技创新引领区的功能定位,以涿州高新区、涿州京南经开区等开发区为重点进行规划布局,推进总部基地建设,积极发展航空物流、科技研发、电子商务、金融服务等高端服务业和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等产业。推进中电科涞水产业园、中船重工涿州海洋装备产业园、中国五矿涿州科技产业园、北京公交集团公交智造产业园、京投轨道交通产业园、保定(唐县)通天河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签约落地。
版权声明:本文由保定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