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谋建河北白洋淀科技城系统谋划对接京津
“一城、一基地、一区、一体系”,构筑承接平台
建设河北白洋淀科技城只是保定对接京津系统谋划中的一部分。
按照“一城、一基地、一区、一体系”的对接体系,保定分别把支点放在了河北白洋淀科技城、京南现代产业基地、首都服务功能承接区和现代快速交通体系上。
“这是保定首次概括对接京津这篇大文章的主要脉络,标志着对接京津总体思路的确定和深化。”保定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如果将河北白洋淀科技城看做保定对接京津的引领和支撑,京南现代产业基地和首都服务功能承接区则分别是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和功能疏解的载体。
据了解,京南现代产业基地包括以保北低碳新城为核心的汽车、新能源、智能电网等高端装备制造基地,高碑店节能环保产业基地,涿州和涞水、涞源战略新兴产业基地以及涿州义和庄空港产业基地等,主要承接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战略新兴产业、临空经济、商贸物流等产业转移。
首都服务功能承接区则包括以保定、涿州、高碑店三个高铁新城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集中区、以主城区和涿州等为重点的医疗养老服务集中区、以白洋淀和涞水、涞源、易县为重点的旅游休闲度假基地,主要承接首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疗健康等功能疏解。
目前正在建设中的津保和廊涿城际高铁,固安至白沟新城城际铁路和京港澳高速拓宽等重点交通工程,则承担了交通体系对接的任务。
“保北低碳新城使保定汽车、新能源两大产业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而涿州义和庄空港产业基地是瞄准北京第二机场而谋划的产业承接区,这可以看做是京南现代产业基地的两大亮点。”侯铮认为,根据各地区产业优势“量身定做”的产业基地,在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和功能疏解时可以实现“将不同的鸡蛋放在不同的筐子里”。
“目前,京津功能疏解、产业转移的机遇与保定市承载力不足的矛盾比较突出。”马誉峰认为,“不改变保定产业园区建设相对滞后的现状,签约项目难落地,落地项目难开工现象就容易出现。”
就此,该市在蕞近举行的对接北京产业转移园区建设报告会上发布消息称,今年保定将在原有19个园区的基础上,再建设17个高端产业园区。
“对接京津的主战场不单是保北地区,而是全市域,这是保定对接京津思路的一大转变。”侯铮说。
据介绍,目前,一项关于保定服务京津的概念性规划正在加紧编制中。“这是保定首次瞄准全市域做类似的规划,目前保南地区的调研已经结束,预计三月初规划将会初步完成。”侯铮认为,该规划的出台将会统筹全市力量对接京津。
兴隆县对接京津、服务京津、融入京津作为县域经济发展重点,推动与京津区域合作向深度和广度发展,谋求发展共赢。共栽植乔木1000余株、花灌木1.3万余株、花卉15万株,新增绿地15.4公顷,绿地率达33.86%,实现绿量、绿质双提升,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环境,并顺利通过省级园林县城验收。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一周年,交通领域率先取得突破。
暴雨之后,“井盖爷”用实际行动让我们感受到了切身的温暖。
营造良好创新环境,激发群众活力,打造创业服务平台。
进入论坛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
新闻热线: 广告热线 新闻投诉
版权声明:本文由保定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