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男子在济南租厂房造假象 专门开涮外国人
齐鲁晚报8月7日讯 都说眼见为实,但不详细落实,这看到的也未必是线日,历下公安经侦大队就破获一起专门针对外国人行骗的案件。觉得济南名声好、人厚道,河北一男子李某就利用虚假信息在济南注册了一家贸易公司,然后对外宣称从事废铜、铝金以及塑料等货物产品的贸易。等外国买家表达了购买需求后,就通过邮寄样品或到自己临时租赁的厂家实地勘察骗取对方信任,签订合同、收取定金或预付货款后玩“失踪”。由于不少外国公司因嫌定金、预付货款不多、跨国追索又太麻烦,致使李某屡屡得手,案值七八十万元,涉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十余个国家、地区。
2016年4月25日中午,一名金发碧眼的外国人突然在翻译的陪同下来到历下公安经侦大队报警求助,声称自己与济南某贸易公司作生意时被骗。原来,这名外国人名叫马克,来自澳大利亚,系当地一家金属工业有限公司的负责。
“2015年5月,马克从网上发现济南某贸易公司出售的废铜价格便宜,就与对方取得了联系。”8月5日,历下公安分局经侦大队二中队民警冯艳春告诉记者。由于自己的公司正需要大量废铜,马克十分感兴趣,并亲自从澳大利亚来到中国验货。
2015年12月,马克在济南某贸易公司业务员“张静”(英文名ALICE)陪同下,来到河北省石家庄保定一工厂。“张静告诉马克,厂里的货物都归公司所有,马克需要多少,他们就能供应多少。
仔细检查后,马克对厂里的货物很满意。价格上又十分优惠,让他也觉得自己捡了一个“大便宜”,随即与济南某贸易公司签定了购货合同,并支付了一万美元的定金。
谁想,付了定金后,回国的马克却没收到自己想要的废铜。济南某贸易公司那名业务员“张静”先是找各种理由拖延,后来干脆连联系电话也变了空号,彻底失去了联系。直到此时,马克才明白自己遇上了骗子。可是由于澳大利亚距离中国路途遥远,语言又不通,没有及时报案的马克直到2016年4月才向历下公安分局报案。
“我们发现,之前张静与马克联系的那个电话号码是不记名的。”历下公安分局经侦大队二中队民警冯艳春告诉记者。也就是说,张静很可能是嫌犯使用的假名。果然,民警通过大量调查初步确认,涉嫌的业务员张静其实姓孟,26岁,是一名刚毕业不久的女大学生。
“而这个所谓的济南某贸易公司在济注册信息,也都是虚假的。”事后,民警获知:这是主犯李某先从网上购买了身份信息后,又花6000元找了一家专门的代办公司,在济南注册了这家贸易公司。
至于为何选择在济注册,落网后,河北的李某告诉民警:那是因为济南名声好、人厚道,便于其骗取他人信任。
校长为哄一年级男童上学临时把小学改名幼儿园
版权声明:本文由保定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