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34个产业园区分5大类承接京津 基础设施正完善中
顶层设计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势所趋,作为“京津保三角核心区”之一的保定,在整合原有的17个园区基础上,又在市区及安新、涿州、高碑店、涞水、涞源县(市)新谋划了17个产业园区,使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园区达到34个。为让这些园区更具吸引力,我市努力完善基础设施,盼这34棵“参天梧桐树”,能够吸引京津凤凰来。
4月1日,在保定东站北侧的何辛庄,京港澳高速扩建正忙。72岁的村民赵大爷站在白洋淀旅游大道的西侧起点,指着西侧的楼群说:“那边就是博仕园,再往西的心形楼是未来石。听说,将来这里要建一个科技城,什么时候建好喽,我们靠近高铁站的村民就享福了。”
赵大爷说的科技城是河北白洋淀科技城,为我市34个产业园区之一。白洋淀大道,就是园区的重要基础道路之一,预计今年底主体完工。
此前,高度重视与京津地区对接合作的保定,大力推进承接京津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的各项准备工作,已经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编制《保定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承接功能疏解的战略布局与设想》、《白洋淀地区空间发展规划》、《保定环首都区域空间规划》等重点区域规划。
整合和谋划之后的34个产业园区,规划的总面积为1149平方公里,根据各园区的禀赋条件,可划分为科技产业转移平台、承接北京产业转移前沿地区、临空产业区、传统产业升级和新产业培育地区等几大类,承接首都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医疗养老等功能疏解。以及承接京津地区的汽车、新能源、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商贸物流、旅游休闲、健康养老等产业转移。
以河北白洋淀科技城为代表,主要打造北京周边科技创新核心区,加快关键技术和核心环节的重大突破,提高研发成果转化能力和配套加工能力。同时,加强与中央企业的战略合作,通过引智和引资,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建成河北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新高地。
其中,河北白洋淀科技城西起保定市区东二环和京广铁路,南至保新公路,东至白洋淀西岸,北至漕河生态走廊,规划面积240平方公里,全域呈现“两片一心”的“哑铃”型结构。东部是高铁片区,西部是白洋淀片区,中间由一条长约30公里的白洋淀大道相连,道路两侧建成生态绿心。目前规划的起步区是高铁片区,西起东二环,东至高铁线,南到保新线平方公里。
主要包括涿州、涞水、易县、涞源等的部分地区,规划面积287平方公里,是承接北京产业梯度转移的带动和骨干地区。重点承接北京教育、文化、医疗、物流、电子信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区域总部等新兴产业。目前,该地区在新材料、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农产品流通等产业方面已经与北京实现了对接。
主要包括涿州义和庄临空产业区和高碑店双辛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115.8平方公里。其中,涿州义和庄临空产业区是临空经济区核心区,重点发展航空现代物流、航空零部件、航空食品、电子信息、商务会展五大主导产业,打造集空港物流、现代制造和临空综合服务为一体的临空产业园区。高碑店双辛经济开发区是临空经济聚集区,主要承接京津地区节能环保产业转移, 打造国际领先的节能环保产业基地。
主要包括满城、 涞源、 曲阳、 唐县、 顺平等的部分地区, 规划面积 149.5 平方公里。 这个地区是承接北京产业转移待开发地区, 也是潜力较大地区。 在发展原有产业基础上, 它将重点在提升产业结构、 装备制造及部件、 绿色食品、 精细化工等产业培育方面实现突破。
主要接纳京津食品及农副产品流通等产业转移, 主要包括高碑店、 定兴、 望都、 博野, 规划面积 82.5 平方公里。
主要包括容城、 高阳、 蠡县、 雄县、 白沟新城等, 规划面积 118 平方公里。
承接北京装备制造和生物医药产业转移, 主要包括保定市区、 徐水、 安国等。
版权声明:本文由保定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