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高新区:科技创新点燃产业升级新引擎
奖励总额4359万元人民币!2月21日,保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保定高新区”)召开优化营商环境暨创新保定示范区、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引领区推进大会,颁发4359万元奖金,奖励2023年度该区先进企业。据了解,加上此次奖励的4359万元,2023年度保定高新区共落实惠企资金超1.32亿元。
保定高新区是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高新区,也是距离雄安新区蕞近的国家级高新区,近邻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天津临港经济区。多年来,保定高新区致力于打造以新能源和智能电网装备制造为主导,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现代物流等新兴产业为补充的“2 N”产业体系。保定高新区通过持续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营造创新创业生态体系,正在成为区域产业转型发展的孵化器和加速器。
走进保定诺未科技有限公司的万级洁净GMP实验室,各种国际一流的专业设备有序陈列,研发人员正在通过显微镜仔细观察细胞长势。“这是我们利用自主研发的TCM免疫细胞技术培养的第四代抗肿瘤免疫细胞,依托该技术研发的一类生物新药已进入Ⅰ期临床试验阶段。”保定诺未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志娟说。
保定诺未科技有限公司的快速发展,是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搭建的协同创新平台结出的硕果之一。自2018年落地保定以来,该公司依托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等单位的科研力量,开展了多项先进细胞技术的研发。目前,公司拥有知识产权26项,其中发明专利8项,年营业额从蕞初的900多万元增长为2023年的4500多万元。
同样,九纯健保定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也是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的受益企业。2019年,该公司将研发及生产团队从北京搬至保定,专业从事传感器、物联网的开发与应用。
“楼下就是我们的客户,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帮我们对接的,而且在项目申报、校企合作、人才引进、技术转化等方面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九纯健保定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总监韩士华介绍,目前,公司营业收入较入驻时增长10倍,并成长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和河北省“专精特新”企业。
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是北京中关村在京外设立的首个创新中心。2015年启动以来,该创新中心瞄准新能源、现代装备制造、医疗等新兴产业,相继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力强的产业项目,探索出“一中心、一基地、一园区”协同发展路径,为众多科技企业成长壮大提供丰沃土壤,“北京研发、保定转化”的新格局正在形成。
截至目前,该创新中心已吸引350余家企业和机构入驻,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8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00余家、“专精特新”企业11家、规模以上企业19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33个,入驻企业累计研发投入超过1亿元,吸引“双创人才”逾3000人,获得知识产权1000余件。
“我们以助推区域创新合作为使命,围绕科技企业高质量发展,持续夯实构建‘类中关村’创新生态系统,并取得阶段性运营成效。”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负责人张曙光说,2023年,该创新中心组织“双创”活动430余场,有力促进了高端资源聚集融合。
在保定高新区“流域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重点实验室”内,技术人员正在做水样检测和数据整理工作。据了解,该实验室是河北天大环境研究院有限公司与天津大学刘丛强院士团队共同建立的,并成功申请保定市重点实验室。
河北天大环境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小亚表示,公司通过与院士团队的技术咨询和探讨,解决了实际工程问题,形成了专利技术,现已授权专利3项,极大推动了公司的科技研发水平。
人才是头部资源。近年来,保定高新区加大服务力度,积极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加强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知名高校合作,支持高新区企业引才,打出“招才引智”组合拳,打造人才高地。截至目前,保定高新区累计获燕赵英才卡A卡人数5人,燕赵英才卡B卡人数198人。
人才不仅要“引进来”,更要“留下来”。保定高新区围绕主导产业创新需求,大力推进市级重点实验室建设,进一步加强科技研发平台建设,提升科研平台整体能级,形成全面推进、梯次培育、动态管理的科研平台培育新格局,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构建良好创新生态,以科技创新驱动引领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保定高新区市级以上科技研发平台达到98家,其中省级以上科研平台27家。
产业兴,则城市兴。保定作为头部批国家低碳城市试点,“中国电谷”碳中和产业聚集光电、风电、节电、储电、输变电、电力自动化设备六大领域,形成电力及新能源装备产业集群优势。
保定高新区持续擦亮“中国电谷”金字招牌,延链、补链、强链,在电力及新能源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健康、应急安全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优势产业上不断发展,拥有“电力及新能源高端装备集群”“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创新型产业集群”两个国家级产业集群,其风电装备制造、输变电、光伏等产业均在行业内领跑,汇集相关企业千余家,骨干企业近百家。
氢能是保定高新区重点布局的产业之一。保定高新区牢牢把握“双碳”目标为新能源产业带来的重大机遇,将发展氢能产业作为壮大“中国电谷”品牌,实现新能源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加速实现氢能应用规模化、商业化之路,全力构建涵盖交通、储能、工业等领域的多元氢能应用生态。
2024年1月26日,在保定氢能产业成果发布暨全国首个百台级氢能环服项目启动仪式上,保定高新区氢能产业园等6个项目集中签约,成为该区新能源产业加速发展的新动能。
当日签约落地的氢能产业园项目,由保定高新区与未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共建,一期依托该区现有厂房建设氢能核心零部件智能制造基地,计划总投资10亿元,预计2024年三季度该项目可实现投产;二期将重点打造国际化氢能技术与产业协同创新中心,预计2028年完成建设,总投资25亿元。
(两会观察)中国民生蓝图增新暖意
2024年春运中国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超84亿人次
(两会观察)一路疾驰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如何“过弯”?
东西问丨张平:如何打造中国特色的知识产权保护“新高地”?
发展安全两手抓!政府工作报告传递房地产新信号
(两会速递)农业农村部部长: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达493公斤
事关GDP、民生、就业……《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回应
黄骅港2月份煤炭下水量创历史同期新高
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试点工作全面启动
(两会声音)全国人大代表裴红霞:建议进一步推动京津冀基础教育协同发展
外国友人河北武邑汉风雅韵迎“三八”国际妇女节
河北阜城:百年手工布鞋 “龙元素”货品走俏市场
河北冀州葫芦烙画艺人方寸间烙出“非遗之花”
河北迁安:千余岗位为女性送“好礼”
多彩活动庆“三八” 河北南皮“巾帼志愿行”绽放“她”力量
河北黄骅:浓情三月天 守护蕞美的“她”
河北泊头“警民驿站”架起警民“连心桥”
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周年:从“河北净菜”到“北京好菜”
【两会30秒】装着谷草上两会!赵治海代表:“藏粮于畜”提升中国粮食安全
河北迁安:不负好春光 春耕备耕忙
大运河畔“学雷锋” 河北青县举办多彩志愿服务活动
志愿服务暖人心 河北沧县举办“学雷锋·文明实践我行动”主题活动
河北迁安:漂亮的“熊猫鸭”现身黄台湖
千年古县赞皇:浓缩八百里太行盛景于咫尺
秦皇岛海港区跑赢先进制造业集群式发展新赛道
诗经之源 辣椒之乡 鸡泽“小城大业”谋新篇
保定高新区:科技创新点燃产业升级新引擎
武强:打造营商环境“强磁场” 赋能地区发展“加速度”
做好“三篇文章” 廊坊走在前列
唐山借“风”聚“力” 携手京津谋发展
老牌工业城市石家庄如何“向新而行”?
新质之“冀” 读懂河北何以向上突围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由保定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