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男子在济南租厂房造假象 专门“开涮”外国人
齐鲁晚报8月7日讯 都说眼见为实,但不详细落实,这看到的也未必是线日,历下公安经侦大队就破获一起专门针对外国人行骗的案件。觉得济南名声好、人厚道,河北一男子李某就利用虚假信息在济南注册了一家贸易公司,然后对外宣称从事废铜、铝金以及塑料等货物产品的贸易。等外国买家表达了购买需求后,就通过邮寄样品或到自己临时租赁的厂家实地勘察骗取对方信任,签订合同、收取定金或预付货款后玩“失踪”。由于不少外国公司因嫌定金、预付货款不多、跨国追索又太麻烦,致使李某屡屡得手,案值七八十万元,涉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十余个国家、地区。
2016年4月25日中午,一名金发碧眼的外国人突然在翻译的陪同下来到历下公安经侦大队报警求助,声称自己与济南某贸易公司作生意时被骗。原来,这名外国人名叫马克,来自澳大利亚,系当地一家金属工业有限公司的负责。
“2015年5月,马克从网上发现济南某贸易公司出售的废铜价格便宜,就与对方取得了联系。”8月5日,历下公安分局经侦大队二中队民警冯艳春告诉记者。由于自己的公司正需要大量废铜,马克十分感兴趣,并亲自从澳大利亚来到中国验货。
2015年12月,马克在济南某贸易公司业务员“张静”(英文名ALICE)陪同下,来到河北省石家庄保定一工厂。“张静告诉马克,厂里的货物都归公司所有,马克需要多少,他们就能供应多少。
仔细检查后,马克对厂里的货物很满意。价格上又十分优惠,让他也觉得自己捡了一个“大便宜”,随即与济南某贸易公司签定了购货合同,并支付了一万美元的定金。
谁想,付了定金后,回国的马克却没收到自己想要的废铜。济南某贸易公司那名业务员“张静”先是找各种理由拖延,后来干脆连联系电话也变了空号,彻底失去了联系。直到此时,马克才明白自己遇上了骗子。可是由于澳大利亚距离中国路途遥远,语言又不通,没有及时报案的马克直到2016年4月才向历下公安分局报案。
“我们发现,之前张静与马克联系的那个电话号码是不记名的。”历下公安分局经侦大队二中队民警冯艳春告诉记者。也就是说,张静很可能是嫌犯使用的假名。果然,民警通过大量调查初步确认,涉嫌的业务员张静其实姓孟,26岁,是一名刚毕业不久的女大学生。
“而这个所谓的济南某贸易公司在济注册信息,也都是虚假的。”事后,民警获知:这是主犯李某先从网上购买了身份信息后,又花6000元找了一家专门的代办公司,在济南注册了这家贸易公司。
至于为何选择在济注册,落网后,河北的李某告诉民警:那是因为济南名声好、人厚道,便于其骗取他人信任。
赶赴上海,通过马克的翻译小胡进一步确认孟某就是“张静”后,历下警方又马不停蹄地赶赴石家庄,顶着41度的高温,调查取证,基本划定了嫌疑人的活动范围。
2016年7月21日中午,历下公安经侦大队的民警经过3天的蹲守,在石家庄某地一举将嫌犯孟某等4人抓获,当场查获嫌犯用于作案的各种废金属、化工原料样品等。“当时,孟某等人正通过网络与国外买家联系购买、看货事宜呢。”历下公安分局经侦大队二中队民警冯艳春说。
紧接着,济南某贸易公司的老板、主犯李某也在石家庄落网。民警还在李某杰家中搜出了其为实施行为而购买的大量身份证及银行卡等赃物。
原来,李某今年48岁,老家河北。起初,李某一直在外打工为生。后来,嫌累又不赚钱的他就从师从老乡,学起了“签合同骗货款后开溜”的办法。不过,与老乡之前相比,李某的对象却是以外国人为主。
对此,李某向民警“解释”:一方面,老外对中国不熟悉,好忽悠;另一方面,他们骗取金额一般不大,老外即使上当,也会嫌麻烦而不愿跨国追索,更别说报案了。
注册虚假公司后,李某就在河北当地以月薪3000到4000元招聘刚毕业的大学生进公司作业务员,培训后让他们通过网络发布信息与外国买家进行交流。
“外国买家需要什么,他们就卖什么,比如:废铜、铝金、塑料制品等等。”历下公安经侦大队二中队民警冯艳春介绍:如果外国买家嫌中国远不来又要求验货,李某等人就花钱网购废铜、铝金以及塑料制品等样品邮寄过去,等网上签订合同后再骗取定金或预付款;而如果对方要求货到付款,李某等人就会以廉价水泥砖冒充货物先发过去。等货一到外国海关,他们就会要求对方先预付一定货款,收到钱后就立即失联。
对于自己所从事的行为,李某招聘的那些业务员起初并不知情。可时间一长,他们也明白自己所作所为属于违法。不过,由于李某高额奖励的诱惑,他们还是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除了固定月薪,每次所得,相关业务员能分到总货款的5%到8%,而剩下的那些则全归李某。”民警说。
如果遇到有较真的外国客户非要来中国实地看货,那么李某等人又有另一套办法来对付,也是颇下血本。
“比如,客户要看的是铝金。” 历下公安经侦大队二中队民警冯艳春说。李某就会在河北当地事先找一个铝金厂家,然后以每次4000元到5000元不等的价格租厂看货,“当然,他们不会告诉厂家实情,而是谎称自己想买或是从事这方面的营销”。
不过,为了防止露馅,在带外国客户进厂实地看货时,租厂的李某等人或要求厂里人员回避或围在客户身边、寸步不离,避免其与他人接触、交谈。
经查,自2015年以来,李某等人靠此手段外国买家、公司的定金或货款七八十万元,涉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越南等十余个国家、地区。目前,李某等人因涉嫌合同已被历下警方刑事拘留。
对此,历下警方也提醒市民及相关人士,遇到此类情况时,不要轻信对方所言,需多方落实、深入调查了解后再做决断。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保定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