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故事(21)~龙潭庙
话说保定的龙潭庙历史悠久,据清苑县志载,宋元佑元年,公元1086年在 保州七里地开外的候河北岸上(即今天的候河桥西150m处北岸上), 建龙母庙,该庙宇南北长东西窄, 占地约1300平方米,近两庙左右,大殿里有红脸女人的塑象,整个庙宇保存至上世纪六十年代 末。1963年8月的七天七夜的瀑雨,山洪暴发,使候河漫槽,冲毁了庙宇,仅剩三间正殿。而残存三间正殿及以北的土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被第三机械工业部精密机床厂征用,破庙彻底不复存在,此处建起了围墙。
又根据清苑县志民国版,元张柔在大祝泽村以南建龙王庙,此庙规模较小,原有一套七间瓦房加庙门的四合院,北瓦房三间为正殿,东西耳房各两间为配殿,正殿内塑有龙王爷泥塑一尊,面色红润,是一个年轻人塑象。抗战前夕只剩下正殿三间,其余房屋屋己毁,砖瓦木料被附近农民垃走。1955年,此地被政府征收,建起了砖瓦厂,三间破损的正殿随之消亡。由于龙王庙毁之较早,而且离周围村子比较远,所以被人淡忘。在离此庙二十多里以外的清苑县境内,还有一座龙潭庙,故有南北龙潭庙之说。
关于龙母庙和龙王庙,还有一段显为人知的故事。每年春季干旱少雨,大田都裂开了缝,歇了一冬天 的农民兄弟,盼望雨水到来,以便进行春耕春种。传说某村有母子俩住在一起,母亲正为浇地发愁,儿子张天龙对母亲说:我有办法弄水浇地,说罢便向田地里走去。日头高照不见儿子回来,母亲非常着急,便到地里去找儿子,他看到地里满是水,非常高兴,但是不见儿子的踪影,到了井台一看,清澈的井水向外喷出,流向大地,井台周围发现一条带鱼鳞的怪物正摇着尾巴,将井水泊向田地,张母以为是怪物再作怪,用铁锹戳掉怪物的尾巴,瞬间鲜血直流,鲜血染红了水。此时,张母听到有人叫喊:娘呀,我是你儿子,不一会怪物死 去。张母如梦初醒,恍然大悟,立刻嚎哭起来。不久,张母也死去, 时间正好是二月初二,村里人为了纪念这母子俩,便修起了龙王庙和龙母庙。附近的百姓,每年二月二到庙里烧香上供,盼望来年风调雨顺,有个好收成。 关于龙潭庙的传说,各地不尽相同,其宗旨只有一个围绕水’字 ’而建的庙,以上是保定龙潭庙的传说。
龙王庙毁之早,被人遗忘。而龙母庙相对比较热闹,因为该庙四周都是村落,东边是后屯村,北边是王七里店村,南边苑七里店村,所以上庙的人比较多,年复一年形成了庙会。庙会是百姓自觉组织的农具,农付产品,农用物资等价交换的地方,由蕞初的农具农产品交换地,日渐变成了农具,大牲畜和日常生活用品的集散地,尤其是解放后改为物资交流大会,这个庙会的规模成为仅次于刘爷庙会的保定市第二大庙会,此庙会一直延续到二月中旬,城乡百姓俗称此庙会为龙潭庙会。
版权声明:本文由保定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